“家”
想着眼下“专业人士”的大军正如雨后春笋般的急速扩张,各类门派、主义、手法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小小的居住空间或富丽如皇宫、或洁白如仙境、或极简如苦行僧、或高技如漫游太空,昨天是欧式、今天是简约、还有传统、后现代、高技派,材料也一样,从水曲柳到榉木,到黑胡桃……纷纷扰扰,你唱罢来我登场。“家”是“专业人士”的专业舞台,从墙、顶、地到灯光、家具、工艺品,宛若一个个张扬个性的展馆及陈列室,每个细部都如此令人窒息的精致和考究,令人小心翼翼,不敢乱动,深怕一不小心破坏了“设计的美”,亦或是足下的鞋弄脏了如镜的地面,再就是在晶亮的玻璃上留下个手印之类的。想想自己充其量也不过仅仅是半个“专业”技术人员而已,所以实在不敢妄加评弹,乱搅糨糊,难道还嫌不够热闹呀。 面对现在既然已无话可说,那就想想未来吧。好在于目前较为现实的阶段,投眼未来的并不多,就算胡乱搅水,也不会有太多人在意,以后的事,谁知道呢?且相信这篇涂鸦也永远不会让矶崎新那个爱研究未来的建筑大师看到,否则我也只有钻地了。 记起前些日子看《星球大战Ⅲ》以及《骇客帝国Ⅱ》(都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出于职业习惯,自然对片中关于未来社会的“装修”更为留意。片中的未来城市是一个由钢铁、管道和砂石构筑的废墟式的地下城,一个扩大了的机械工厂,或者是通过高科技组合而成的一个个冰冷的空间细胞单元。据说《骇客帝国》都已经被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了,美国人William Irwin就写了本《骇客帝国和哲学》来分析现实与虚拟世界、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我不敢说未来是否真的会是那般场景,可科幻与现实却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矶崎新早在六十年代设计的“空中城市”就与片中的某些场景有着某种默契的共通点: “孵化过程——我们生存的城市面貌的变化,起源于巨大的龟裂。 从大地中涌出的粘稠的不定型的物质,在将充满美德和安逸的城市吞吐殆尽,逐渐毁灭的过程中,同时也孕育了新的孵化。 那种变化是狂暴的,不论你是谁,他都会威胁到你,毁灭你。 我们工作的使命就是让这种不定型的物质运动起来。 这个连结核就是城市空间产生的原点。 由此孵化出的城市,也有着必然毁灭的宿命。 废墟正是我们未来城市的形态,未来的城市即是废墟。 因此,我们的现代城市,只会存活很短的时间,发散能量,然后会再一次变成那种原始的物质。 我们所有提案的努力也会被埋没在那里,然后将会再次建立起新的孵化器。 这就是未来。” 很深涩的文字,读起来一点也不觉轻松。如此的未来,是否很有些迷茫。 所有你能想象到的高科技,从自动控制的灯光和空调、智能化的保安系统到你的起居、饮食,都有相应的电脑程序帮你设置好了,除非是系统出了问题,你从来不用操心自己该何时睡觉、何时起床、何时工作、何时看电视、何时吃饭,甚至是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都由电脑来安排,所有的空间都是近似统一的工业产品。你的“家”就象现在的电器一样,都是工业化组合的成品,只要你愿意,工厂随时都能给你最时尚的“家”。给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和空间,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从所谓“设计师”的角度,除了感觉够“酷”外,我着实爱它不起来。正因为程序化的生活,所以才有了矶崎所说的“废墟”,有了“再一次变成那种原始的物质”的过程。 如果真的生活在未来这样的空间里,我一定会怀念现在,那怕是灰蓝的天、灰绿的叶、人工合成的“木地板”与家具,至少与自然还尚存一息联系。就如同现在的我时常怀念儿时的老屋:高高的屋顶、浸入屋内清凉的风、清音的鸟鸣、月夜的蛙声,古旧的实木家具上历经几代人的岁月刻下的生活痕迹……没有所谓的“设计”,也没有精心的装饰和摆设。没有满屋如满天星般的筒灯或射灯,屋中间就一盏日光灯,一家人活动时开着,想看书时可以就开个台灯,看电视时说不定只亮个5瓦的小白炽灯,倒也符合根据空间使用性质创造不同环境光的原则,即环保又节能。 自己的窝,爱站着、坐着、躺着都行,不怕因为随手乱放的书本或物品破坏了家里的所谓“美”,也不会担心弄脏了洁白的地面,自己喜欢的东西,爱摆哪就摆哪,直接放地上也没问题,不用专门设计个什么壁龛之类的,也不会给人那怕是善意的责骂“没品位”。 说到品位,自己一般不敢奢谈,问题太高深,太玄。觉得谈"品位"的地方,常常布景似的,装修特别假,铺点什么石板啦……不然就是特别“酷”,特有“设计”,这里来片玻璃,那里来条不锈钢之类的,说着说着就悲观了。住宅是到底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看的,设计是为“住宅”服务,还是为“家”服务? 不过回头想想,不就是过去的我们亲手建造了现在的所谓“家”吗? 总觉得家是自己的,应该在建造里面有艺术,在使用里面有艺术,而不是设计另一堆叫艺术或说根本叫美术的东西附加在室内空间上。 我一直认为,舒适才是一个家首先地选择,而不是设计的突出,抑或是显摆。而所谓的设计应该自然的融入空间和生活中,“设计”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 你的“家”会是怎样的,你想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