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
|
中国家具除了抄袭还该怎么走 |
|
文章来源:燕赵装饰网
添加人:燕赵装饰网
添加时间:2006/2/6 18:43:50 |
|
“贴牌扼杀自主品牌,同质化严重阻碍创新。“这是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日前在北京对中国家具产业发展所做的高度概括。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资深专家也提出这样警示性建议:“中国家具出口目前增长速度过快,国内的生产资源消耗过大,国际贸易已隐存后患,应控制在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的15%左右为宜。”从海关最新统计数字看,今年1至6月,中国家具出口额达65.3亿美元,同比增长32.4%;下半年的家具出口,目前依然呈强劲的势头。业内行家表示,中国家具今年的出口总额将超过130亿美元,从总量上有望超过意大利而成为世界第一家具出口贸易国。
针对这一路“飘红”的态势,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去年美国对中国家具的反倾销终裁,反而引起了世界对中国家具的关注,推动了价廉物美的家具出口,其中出口欧美、非洲及澳洲等国均增长60%以上。“中国家具多元化的出口生产倾向,刺激了国内一些地区家具产业的急速膨胀。但出口增速过快,并非好事,已逐步显露出国际贸易的后患。”
不可忽视的创新“瓶颈”
“尽管中国家具生产发展迅猛,但仍然面临增长速度过快、中低档产品过多、原创力不足、流通领域规模小等诸多问题。”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大部分企业一味靠跟风仿制,以致出现国内家具款式周期远比国际周期短的怪现象:国外一个成熟的家具款式流行期在5年左右,而近年来国内家具款式却以3个月左右一款的速度“更新换代”。
北京曲美家具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国内整个家具行业,互相抄袭已经成为“风气”:小厂仿大厂、大厂仿国外、同类企业互相仿。许多企业认为抄袭很正常,甚至有妄言,不“抄”,我能活吗?
据业界人士分析,造成行业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准入行门槛低;设计研发人员短缺。目前,国内家具设计师数量非常有限,不少设计院校、设计师与厂家联系不紧密,有的设计“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在“家具大省”江苏,有近1万家家具企业,而拥有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却竟然不足1000人。换言之,每10家家具企业只有1名设计师。而通常每家家具企业至少需要3至5名设计师,由此推算,仅江苏一省就至少短缺3万名家具设计师。
缺乏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相当普遍带来的另一后果,就是容易引发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去年美国对中国的木质卧房家具进行了“反倾销”诉讼,涉及金额高达10亿美元。事件发生后,行业集体喊冤,因为其中大多数企业都是以贴牌生产出口美国,特别是江苏一些家具企业,几乎成了美国家具商的“幕后”企业。
家具行业“小、散、乱”,特别是设计师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中国家具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上海家具协会秘书长徐关荣颇有心得地说,我国传统家具走向世界最容易,因为“结构榫卯”世界认可和崇拜,作为有创意的传统家具最有资格走向国际市场。“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有生命力。要做大做强,就要鼓励设计人员创新与出彩。创新、继承、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也反复强调。
河北一位家具厂老板自豪地表示,他是当地纳税大户,问“在创建品牌上怎样?”他说暂时没这个想法,做OEM已经够生活了。针对这种情况,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如果谁还醉心于以所谓“成本优势”争抢OEM订单,很可能会走一条不归路。
众所周知,家具行业个性化和时尚化很强,企业和产品都需要良好的品牌来打造,“家具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也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大量的资金,项目上马比较容易。”因此,没有品牌就成了中国家具的“风湿”,只要有风吹草动,中国家具的脆弱就暴露了出来。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呼吁:“中国家具生产和出口一定要提倡民族化特质与国际化设计概念,培养自主品牌已迫在眉睫。”
国际化趋势整合“散兵作战”
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4年中国家具总产值超过2600亿人民币,是1978年的近20倍;家具出口首次超过100亿美元,仅次于意大利,这个数字表明,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家具生产大国之一。
但是,据2005年中国家具市场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家具消费处于低水平,人均年家具消费8.6美元,同时国内家具行业也步入了微利时代。国内许多厂商又没有出口权,所以只能在国内市场展开“价格大战”,教训相当惨痛。另外,由于今年中国进口家具关税税率下调为零,高价木制家具进口量显著上升。上海海关有关负责人说,国外除了直接向中国出口家具外,还在中国投资生产,已占据国内中高档家具市场,这会对国内厂商形成冲击。
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专家和企业较一致的看法是:出口市场多元化,提高附加值;中国本土家具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而可喜的是,日前,在江苏家具企业倍感“散兵作战”掣肘之际,地产巨擘江苏珠江急速北上辟土整合家具业。斥资10亿元在北京通州打造中国最大的“北京家居园”,有望在2006年上半年浮出水面。对此,江苏家具协会张承志说,江苏家具业已开始逐步整合,目前5000多家家具企业虽有一半早早杀入了北方市场,但家具企业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整合力量。
世界顶级的意大利家具制造商与中国同行也在积极组织国际品牌商、制造商、设计师和采购商四大主流商家,以合作营销国际市场的方式,成立新市场联合体,为中国家具建立系统的买家数据库,从而促进扩大中国家具的出口。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家具业将处于高速发展态势。”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对中国家具业充满信心,并在北京首次提出家具业未来五大趋势,即“规模化、专业化与品牌化;集约化的特色产业;国际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流通大型化和出口地区多元化。”
我国家具业抄袭成风如何防止此现象
中国家具业一直以来有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抄袭,而且越来越让人无法忍受了!某知名家具品牌年初新推出橡木系列,一个月后市场上就涌出大量同款式产品,仿冒产品价格比正货低了三至五成,生意兴旺,正牌产品反而少人问津。该品牌负责人日前对外界无奈地说:“大家互相仿来仿去,结果分不清谁仿谁,知道别人仿了也很难告赢,告也告不完。不如也随波逐流大胆模仿,自己动手设计真是又傻又累。”
冒牌货价廉好卖过正货
橡木尤其是白橡,在今年的家具市场里非常流行,无论是实木产品,还是贴木皮家具,甚至连贴纸的家具都清一色地将宝押在了橡木身上。代理曲美、伊诺维绅等品牌的一位负责人说:“真正花大力气去做市场调研的并不多,但他们(抄袭厂家)通常的做法就是跟住知名厂家的设计进行模仿。”
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厂家持这样的生意经:“出国看展,买版抄版,国外的家具杂志提价几倍,也照样买下,只要抄到一个新款仿造,即使六七分像,也照样好卖。”
一张具有原创设计的伊诺维绅沙发床的价格一般都在5000元左右,但市场抄袭的产品价格却低至1000多元,这不禁让原创方大为光火。
伊诺维绅销售方代表蒙先生认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抄袭产品价格的低廉,而是抄袭到不到位,材料与做工能否保证,后者往往对品牌的杀伤力更大。他说,为了突出价格优势,抄袭产品都会在产品成本上做手脚。如在沙发床的布料、五金件、做工等方面偷工减料,模仿的产品虽然看上去大同小异,但质量却是天壤之别,这往往会大大降低消费者对沙发床的信任度。
抄袭风盛行事出有因
据了解,那些专门仿别人产品的厂家,为什么家具业的抄袭之风会如此盛行呢?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永利认为,搞原创设计是一笔很大的投入,而大部分家具企业实力都不是很强,规模一般不大,没有设计能力,他们见哪种样式的产品卖得好,就去仿哪个。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仿制家具买账的行为也助长了中国家具业的仿制之风,比如,在江苏珠江新城某洋品牌家居市场经营的家具样式很有特色,消费者索要了该市场的产品目录册后,便来到一条马路之隔的另一家建材市场,随便找个家具厂门店,对方就承诺能做出同样的家具,当然价格上却便宜了不少。
更大的问题是,即使有一些企业想搞原创,费了巨大的精力、财力,产品才出来就被别人仿冒了,甚至原创的产品还没大量上市,仿制的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如此恶性循环,搞原创的就越来越少。
家具抄袭风除了厂家原因外,家具设计人员短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据了解,目前,国内家具设计师只有5000人左右,不少设计院校、设计师与厂家联系不紧密,有的设计“有市无价”或“有价无市”,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渠道不畅通。
家具的克隆时代
“我们与国外品牌家具同款同质,价格却低得多。”一支活跃的专业剽窃队伍穿梭于家具市场,给很多人带来困惑。这些人配备有比较专业的照相机、针孔摄像头等器材;有的还是学美术出身,在无法使用器材的场合能仅凭印象将新产品画个八九不离十。剽窃来的产品样式被迅速以低廉的价格销售给一些小厂家甚至是家具作坊,不久便以低廉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
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直接去家具品牌专卖店进行踩点观看或者直接购买。以销售欧式家具为主的欧罗巴近日就是由此而为之困扰。负责人于宁对于抄袭现象已经表示无奈而且听之任之,“太普遍了,前段时间就有一个南方客人在我们这里花了8万多购买了一款厅柜,后来才知道他是江苏一家家具生产厂家的,专门过来购买产品,买回去以后从里到外进行仿冒。去年,我们这里就有一款橡木的CD架被模仿了,这款意大利的CD架不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材料都属于顶级产品,价格在9万元左右,结果人家仿完以后,就变成5千多元了,外观上简直一模一样。”
“原创”设计“掺水”严重,造成国外商家对此普遍恐惧,甚至打出“只买国外品牌,不卖国货”的现象。以达芬奇为例,2004年底新店开业的时候,门口立起了一块打假的牌子,上面写道“本店如发现国产家具一律奖励打假奖金10万元”。这样的打假牌子一出,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注意。
其实本土家具产业如此经营也是无奈之举。据了解,当前国外品牌迅速云集中国,其外观设计和材料确实令国内品牌无法能及,中型企业本着实力雄厚的经济可以借其所长而有所发展,并且能够适应国际潮流,而对于小型企业来讲,他们没有设计技术优良的设计师,所以就没有能力去接受这个残酷的市场竞争,于此,造就了他们采用模仿的方式去进行非正规的家具设计方式。
洋家具抢滩中国市场
以欧洲品牌和美国品牌为首的洋家具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其价格的昂贵确实让人咋舌。比如以代理美式家具为主的达芬奇家居,2004年底于北京珠市口开业的旗舰店竟打出了“数十万元”的家具价格;而欧式品牌“NATUZZI”也不甘示弱,新进款式中的皮质床头柜也在4位数有余;号称“橱柜中的劳斯莱斯”的SieMatic给客户定做成型橱柜,一套也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其价格确实令国人为之动容。
与国内家具的价格相比拟,“洋”家具确实有其“洋”的理由。据SieMatic负责人介绍,SieMatic在国外已经有了80年的销售历史,他们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已有了自己的旗舰店,而这次落户中国,也是由于中国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形势。单说上海,2004年上海的家具消费量达到16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个价格是惊人的,如果说就美国现在的经济已经接近于饱和状态,那中国就相当于是一个已经苏醒的经济巨头,这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国外品牌云集中国的理由。
据介绍,北京、上海、江苏三地是国外品牌的主要聚集地,他们以旗舰店的经营方式作为主打,这与国内品牌聚集建材城商铺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但是“宜家家居”、“百安居”等“洋建材城”的出现,给了他们沉重的竞争负担,这就存在着国内品牌必须拿出全新的经营方式去面对。
“洋”家具的昂贵价格背后存在着如何的内幕?是名副其实的高档载体还是“掺水”的所谓名牌呢?纵观中国的水晶灯具市场,款款吊灯种类繁多,问其价格,少至几千,多至几万,有甚者竟然达到几十万,小小的吊灯为何有着如此之大的差异呢?据施华洛世奇香港公司市场负责人邓咏妮介绍,水晶的种类比较繁多,就其种类来讲分为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由于天然水晶的天然资源稀缺,这就造就了个类水晶吊灯成为天价的不争事实。从设计领域来讲,以手工切割的方式替换机器切割的方法保持着产品的唯一性,非模具的制造方式可以给予消费者提供私人的真正拥有,这就成为了国外品牌为何如此之贵的理由。
“设计大赛”拦截“抄袭风”
抄袭的盛行不仅给具有原创设计的厂家带来了切肤之痛,更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买不到货真价实的产品,无论如何在消费心理上都比较难受。但出路到底何在?
业内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逐步提高设计在家具业的地位,无论是风头日盛的盐城名家具展览会,还是日益兴盛的乐从家具博览会,主办方都举行了广泛的家具设计大赛,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强调社会各界对原创设计的认识和关注。去年底,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在海南博鳌召开“2004中国家具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也提出向家具行业设计抄袭之风宣战。
另外,盐城市家具协会目前也正和盐城市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酝酿出台《盐城市家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据悉,该公约意见稿正在征询中,预计在今年年中就可通过生效。由此可见,行业的力量正在对家具缺乏原创设计进行各种尝试性的根治。但到底成效如何,还有赖于消费者对产品与设计的理解与认识。
家具业“中国设计”路在何方?
人们企盼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能成为其崛起的节点,尽管中国仅用了7年时间就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传统的家具业巨头意大利,但在品牌及设计方面几乎没有进步。要改变这种窘迫处境的压力已迫在眉睫,而正在进行中的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能否成为“中国设计”崛起的起点?
设计是中国家具软肋
调查显示,在1994年到2001年间,中国家具的出口额增加了335%,达到97亿欧元,在世界家具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16.2%。但和其他很多出口产品一样,中国家具出口走的都是低端路线,不少家具生产企业仅仅是国外品牌的廉价制造基地。OEM虽然让这些民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真正赚钱的还是幕后的国外家具商。谈起中国家具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成本优势之外几乎乏善可陈。
此前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9%到198.08%不等的反倾销税的初裁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盐城、深圳等地的家具企业扬言要“将上诉进行到底”。但从另外的角度讲,整个中国家具行业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那“靠低价吃饭”的形象。
近来,业内人士纷纷将眼光投向正在举办的首届中国家具设计大赛。由国内家具行业权威公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等单位举办的这次设计大赛被誉为中国家具业告别“无原创”设计时代的“起点”,而这次设计竞赛更被冠以“创新灵魂”的主题。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秘书长张传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家具设计大赛也是为了向家具行业的“抄袭”之风宣战,发掘优秀的设计人才和潜在的设计力量,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业界高呼“中国特色”
近年来,我国家具业的设计水准停滞不前,尤其是国外品牌家具进入中国市场后,抄袭之风日盛,中国家具的整体设计水平已经落伍于时代潮流。业内一直盛行一个说法,“中国有5万个家具生产企业,而从事 家具设计的设计师不过500人”。专业设计人员的匮乏已是家具业的共识。
有专家感叹:尽管中国仅用了7年时间就让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超过了传统的家具业巨头意大利,但在产品上层次上却属于一些基础性产品,具有独特设计的知名品牌凤毛麟角。
据分析,国产家具难有设计创新的原因有二:一是设计方与生产方的联系不紧密,将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不畅通;二是由于家具业多属民营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少有财力人力去搞设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