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快速脱贫增收的有效方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被纳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而面对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有着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贵州如何抢抓机会,使劳务输出做到“输得出,稳得起,能增收”,是目前我省劳务输出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记者在岁末年尾前往用工量较大的珠三角,对“民工荒”背景下该地区的用工需求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采访。本报从即日起陆续推出“珠三角地区民工需求现状观察”3篇系列报道,愿这组报道能为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眼看春节逼近,珠海市一家制衣厂厂长温妙芬心头一天天焦急起来:年关一到,好不容易才招来的工人就要回家过年,节后他们会不会回厂谁也不知道。温对记者直言:“如果厂里现有的工人再流失的话,对原本就开工不足的制衣厂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家制衣厂需要600余名工人才能满负荷生产,但现在厂里只有400多名工人,用工缺口20%左右。
“我们厂还算好的了,因为我们专门到民工输出地的一些乡镇去才招得这些人,附近的很多厂只在厂门口张贴招工广告,招来的工人更少。”据温妙芬透露,仅在他们制衣厂所在的这个工业区,制衣厂就有50多家,而不少企业的用工缺口目前普遍在40%左右。
“这里大多数工厂都是实行订单生产,产品销路没问题,但就是工人数量不够,不少企业的一些设备只能闲置。”说起开工不足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盐城市一家电子厂的厂长一脸的无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珠三角地区的民工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并非有媒体片面断言的“民工荒就是技工荒、知识荒”。记者在盐城、珠海、中山、佛山等地发现,普通工人的短缺正成为困扰当地企业的一个难题。
盐城一家彩印包装企业老板袁成军告诉记者,过去缺的是熟练工和技术工,而现在就是普通工人都感到相当紧缺。目前盐城地区的两三千家印刷企业,基本都不同程度地缺工,导致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记者从盐城几家人才中介公司得知,去年底,仅盐城地区的用工缺口在100万人左右,而且呈现“两头缺”现象:一头缺乏拥有高素质和技能的高端人才,另一头则缺乏低端的普通农民工。
在工厂密布的中山市东凤镇潼安村,记者看到沿街的电子厂、五金厂几乎都在大门口张贴出招工广告。来此务工已有10多年的我省金沙县农民工袁安军告诉记者,几年前要想进厂打工多少都得讲点关系,没有熟人引荐还不行,而现在,工厂成天敞开大门招工也招不满。
佛山市劳动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一罗姓干部向记者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第三季度,该市劳动力市场需求总量继续攀升,比上季度增加了6543个岗位。除普工外,有一定经验的焊工、车工、维修工、磨工等需求更是远远大于供给。
据介绍,近两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制鞋、玩具和制衣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普通工人缺乏尤其是女工缺乏现象,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有关人士分析,珠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地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劳动力呈现多极化流动趋势。此外,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薪酬普遍偏低和近年来国家减免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外出务工农民逐渐减少,也是导致“民工荒”出现的重要原因。
一位驻盐城多年的我省干部见证了“民工荒”的出现:“2003年以来,盐城地区对农民工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与此同时,各地外出务工者却越来越少,使供求逐渐失去平衡。”遵义市驻盐城办事处目前的处境也颇为尴尬,办事处的干部告诉记者:“每星期均要接到5家以上企业需要用工的传真,但我们却很难组织到人。”
“民工荒”引起了江苏省各地政府的重视,在民工短缺的地区,均把提高薪酬作为吸引农民工的手段。记者在盐城市了解到,目前该市外来务工者的最低工资已从2004年的421元上升到2005年的574元。
有关专家认为,珠三角地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工潮”到今天的“民工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不必惊慌。而“民工荒”对贵州等贫困省区而言,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好机遇。“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西部一些县乡政府对东部这一利好消息反应却十分迟钝。”一位从西部到江苏某媒体工作的记者感慨道。
“虽然目前珠三角的民工工资依然偏低,但对我省大多数至今还脱贫无门的贫困山区农民而言,外出打工仍是快速脱贫增收的不错渠道。”据天柱县政府驻盐城办事处陶主任透露,天柱县外出务工农民已近10万人,每年寄回县内的资金就有3亿多元。“这些打工者不吃家乡一粒米,不用家乡一度电,就可以给家乡带来可观的收入,真是一举多得”!
在盐城市一家电子厂务工的仁怀市农民工陈杰这样评价自己外出打工:“虽然一个月700多元的工资不算高,但总比闲在家里没事做划算,而且出来还可学手艺,长见识。”
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截至2004年底,我省年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共有527.87万人,其中已有201.83万人外出务工,尚有326.04万人在家务农。
作为我国目前最具发展实力和增长潜力的经济区域,珠三角地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各种劳动力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势头。有关人士建议,我省各地应该抓住珠三角地区长期缺工这一市场动向,抢打“民工荒”的时间差,主动出击,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