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暴利时代”,下启“微利时代”的中国建陶业正在过渡时期艰难跋涉。渠道、品牌等概念逐渐为企业所熟知、运作,乃至上升到了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层面。企业高层如何思考?这一问题现在的价值也许超过行业在飞速发展的20年间的任何时候。
在此背景下,陈起桥进入到我们的视野。这位效力金舵陶瓷多年的销售老总,名片上的职位写着品牌总经理,似乎显示出其对企业销售与品牌两大板块的综合把握。因而记者专访的内容也围绕这两大板块逐一展开。
陶瓷业经营需要新思维
20年间,以佛山为行业表率的中国建陶业明显感受到,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表现在瓷砖单价一路走低,销路也渐渐不如往昔畅通。
陈起桥坦言,相比90年代初,现在瓷砖的生产成本高出许多,而销售单价反要低数倍之多;而在销售方面,那个年代根本不需要营销手段,厂家只要成立了批发部,全国各地商家排着长队来提货。
“大概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渠道、品牌等概念逐渐浮出水面,企业的运作手法也随之作出改变,家庭式生产、批发式销售的模式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到现在,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与经销商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10年的陶企老板对此是始料不及的。”这位个子不高的陶业人有着粤商固有的率直和精明,言语间常能直指要害。
陈表示,陶瓷企业的经营必须有新思维,留恋“暴利时代”是危险的,因为市场环境已大为改变,生产企业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从管理上要效益。
具体到金舵陶瓷的经营上,陈还表示,金舵1999年启动品牌战略,2003年更从以往“工程营销”中抽身出来,更加注重零售终端的销售管理,使金舵陶瓷逐渐从行业品牌上升为大众知名品牌。
营销通道决定陶企的市场竞争力
与陈起桥访谈一个小时,很大篇幅被用来讨论销售渠道建设的重要性。但也许出自谦逊天性,或是基于理性认知,在此之前,他总是将产品的品质摆在第一位。他表示,产品的品质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销售环节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如何推动市场,在当前陶业中仍大有文章可做。
谈及销售环节,陈起桥总不忘突出全国各地金舵陶瓷的经销商的功劳,并称是厂商合力造就了今日的金舵。他同时指出,就整个建陶行业来说,都存在原有的经销网络较为粗放的问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陶瓷厂家必须一边细化经销网络,一边维护好原有经销商的利益,合力将市场蛋糕做大。
企业品牌是产品价值价值所系
品牌价值在陶瓷行业中已不再是纸上的概念,不少知名陶企围绕塑造品牌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专卖店的铺设是当中最为盛行的操作手法。
陈起桥表示,专卖店既是销售渠道上的工作,也是品牌建设上的重点。店面规划与设计、服务水准等方面都保持一致性,这对于厂家的管理水平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谈及金舵陶瓷的品牌建设之路,陈起桥表示,目前金舵在全国建陶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及美誉度,但其所依赖的是产品一贯优良的品质、产品结构及其价格定位,而在消费终端的宣示上,目前正在推行一系列旨在培育企业品牌的工作,务使产品保持其在行内的活跃度,进而向终端消费下沉。
对话采集:
陈起桥:细化营销网络不会损害经销商利益
记者:金舵陶瓷在全国市场的一个布局是怎样的?
陈起桥:金舵陶瓷2003年就被评为中国名牌,它的营销网络是相当完备的,目前除了西藏外,全国各省区都有金舵的经销队伍,也就是说,几乎全国各地人民都在使用金舵瓷砖。
记者:那么,金舵陶瓷在国内哪个区域做得最强?
陈:这个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在一定的区域内产品的销售状况取决于当地市场环境、经销商能力与厂家的实力,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哪个区域做得好,哪个做得不那么好。金舵陶瓷在全国各区域合作的经销商都是当地首屈一指的,这些年来也合作得颇为顺畅,销售额及品牌影响力都呈上升之势。
记者:您刚才提及,市场竞争激烈了,从厂家的角度看,细化经销网络是必要的。但是细化的过程中,会不会影响原有经销商的利益份额呢?
陈:这也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厂家跟经销商是利益共生的关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厂家与商家的利益结合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专卖店的铺设,从短期来看,一些经销商朋友可能会决定经营起来条条框框太多,不如以前卖砖-收钱来得干脆。但是试从长远看,首先,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有砖不愁卖的那个年代了,经营就必须随之。其次,网络细化,管理也就细化,这对培育品牌是非常有利的,产品影响力扩大了,经销商的生意自然更好。因此,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不存在损害经销商利益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