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刘先生就将拿到自己购买的新房的钥匙了。不过,刘先生这几天的情绪却非常糟糕,问题出在他的手机上。
“上个礼拜至少接了10多个骚扰电话,全都是那些家装公司打来的。”在再一次挂断某装修公司的自荐电话后,刘先生已经有些愤怒:“好几次都是在老板叫我去说事情的时候打来的,那些把我的资料卖给家装公司的人太过分了!”
售楼人员泄露资料
和刘先生一样,杨女士也是钥匙尚未到手便开始接到各式各样的骚扰电话,她去年底在某楼盘购买了一套新房,交房时间是今年6月。
“春节前就开始接到骚扰电话了。”杨女士说,自己当时在售楼部留下手机号码,是为了及时得到具体交房时间等相关通知,“没想到最后反倒方便了那些家装公司。”
据杨女士介绍,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她平均每天都会接到一两个这样的电话,除了家装公司的热情自荐,还有推销橱柜、地砖、居室有毒气体检测甚至新房面积测量的,“最受不了的是,那些人居然连我的职业、单位、买的是哪一套房子都一清二楚。”杨女士一脸苦笑。
一位做过楼盘销售的朋友告诉杨女士,她的个人资料百分之百是被售楼部的人给卖了。
业主电话是块“肥肉”
据这位朋友透露,利用出卖业主资料挣“外快”,如今在楼盘销售圈里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且非常普遍,“不敢说全部,百分之九十肯定是只少不多。”
层出不穷的各类家装公司,无疑是业主资料的最大“买家”,而那些有权全面掌握所有业主资料的售楼人员,也因此成为这些公司的“攻关”目标。据了解,一幢单体楼的业主资料,“市场价”通常在数百至千余元;一个小区的业主资料,家装公司少辄开价数千元,有的甚至会超过万元。除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少数家装公司还向出卖资料者承诺,若得到业主装修合同,将按一定比例从工程造价中给后者“返点”。
“售楼人员是第一层,第二层是家装公司和信息中介公司,一层一层转手。”这位朋友认为,杨女士的个人资料应该是被售楼人员卖给了信息中介公司,然后由后者转手“倒”给那些无法与售楼人员直接交易的家装公司,“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家装公司知道你的电话。”
侵权是实惩治无方
我市某律师事务所沈律师认为,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出卖其个人资料并用于商业目的,明显属于侵权行为。然而由于取证难度极大,业主不仅找不到起诉对象,即使找到也很难得到满意结果,为此而搭进去的时间、精力更是难以估量。
事实上,个人资料外泄事件并不只是出现在楼盘销售界的独有现象,在一些网站甚至公共服务部门,类似事件也时有发生。沈律师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个人、公司信息已演变为一种抢手的市场资源,少数机构和个人在信息搜集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超常规手段,并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除了加强行业自律,政府还有必要尽快制定并出台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隐私保护办法或相关法令。”沈律师承认,要根治个人资料外泄的怪现象,只能从完善法律、监管手段入手。
|